厦门英蓝国际金融中心项目——观摩记
发布日期:2019-07-24     阅读次数:1118

监理事业部 李贵

为贯彻落实福建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实施意见》(闽政办【2017】59号),发挥试点项目的引领作用,提高行业和社会认知度,推动装配式建筑发展,2019年6月14日在厦门英蓝国际金融中心项目召开装配式建筑现场观摩会。本次建设局组织观摩的内容除了装配式钢结构建筑技术,还有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工地消防安全、扬尘防治措施等内容。

厦门英蓝国际金融中心项目由厦门英蓝置业有限公司开发、郑州中兴工程监理有限公司监理;项目位于厦门市本岛东部两岸金融中心区的核心区域,与金门岛隔海相望。项目东邻环岛路,西邻规划金融大道(圆二路),与地铁二号线金融中心站直接接驳,北邻金钟路,南邻金四路。占地面积4.8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50万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约33万平方米,地下总建筑面积约17万平方米。设计包括两座189米(T1、T2)高的地标性办公塔楼及一座177米(T3)高的酒店、公寓式酒店、办公综合楼。地下四层,地上T1、T2为39层,T3由南北塔楼组成,地上36层,其中30-36层设有连廊,是厦门市“双千亿”工作的重点项目,是两岸金融中心核心启动区的首批入驻项目。工程建成后将成为一个集商场、办公、高级酒店、餐饮为一体的综合性大楼,为厦门市体量庞大的商业综合体,同时也是厦门的地标式建筑。

2019年6月14日下午,我们在总监理工程师张安锋的带领下来到了厦门英蓝国际金融中心项目。刚下车,首先看到的是一排高约2.5米的围护墙,上面张贴的是工程效果图、鹭岛文化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宣传性标语,生动形象,大气有力,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随后我们来到了工地大门,其采用的是有横楣式大门,门前干净整洁。施工人员的出入口,门禁采用三辊闸+人脸识别系统,并在门禁左侧设置形象墙。进入大门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项目的环境监测系统,现场设置了环境检测仪,可实时检测周边的温度、湿度、风速、噪声、气压和PM2.5、PM10、颗粒物等多项数据,并在电子屏幕上滚动具体数据,现场管理人员可根据显示的数据实时了解该区域环境状况,并对该区域环境进行及时整改控制。

随后我们根据指引,来到了观摩路线的第一站,也就是“安全体验营”展区,该体验区是根据工程需要和国内对安全管理的标准和规范,以及施工现场的实际要求来设置安全教育培训体验项目目的,融入了先进的安全管理经验,更加适合各类施工现场的需要。项目安全体验区设有安全帽撞击体验、洞口坠落体验、安全带使用体验、护栏倾倒体验、操作平台倾倒体验、钢丝绳使用安全体验、平衡木体验、灭火器体验、综合用电体验(含触电体验和电流过载体验)、垂直爬梯体验(含安全绳和防坠器)、墙体倒塌体验、心肺复苏抢救体验、基坑坍塌体验、重物搬运体验等多个培训体验项目。通过模拟建筑施工现场可能会造成事故的各安全隐患,打破传统教育方式,对施工人员进行三维立体式教育,采用视、听体验相结合的形式实施和感受可操作的实体化安全教育,让体验者亲身体验不安全操作行为所带来的危害,提高各级人员的安全管理水平和安全防范意识,开创了施工企业现场安全教育的新模式。


在展区内内设VR体验馆,它以建筑施工场景为背景,采用全沉浸、人机交互的方式高度还原事故发生过程。体验者佩戴VR眼睛和外部环境完全隔绝,进入到虚拟环境中,通过操作手柄实现在虚拟环境中行走、全视角场景观摩、各类任务的触发。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系统,完成在现实中无法实现的逼真伤害体验过程,使体验者对事故后果产生“敬畏之心”,深切认识到各类伤害,起到警示、震撼教育的目的,从而提高体验者的安全意识。

安全体验完,我们准备进入施工大楼,进入了施工临时通道,上面是双层夹板搭设的防护棚,整个通道宽敞、干净、结实牢固。施工通道两侧利用有效的墙面设置了文化长廊,内容丰富,设有公司及项目部文化、项目介绍及项目发展经历、安全警示挂图、安全文明施工行为规范操作手册等,各种安全警示标牌采用目视化制作,图文并茂,对施工人员起到了警示作用,有效的提高了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


在文化长廊,设置了可控式冰雾盘喷淋系统,此冰雾盘具有降温、除尘、加湿、节能等特点。水通过冰雾盘中的离心配件,会被离心配件撕裂成雾滴,从而达到降温、除尘、加湿的目的。

随后我们来到了T1塔楼,也就是该项目的质量样板展示区。项目推行“样板引路2+2+1”制度,即所有班组进场后进行工法样板和实体样板的两次样板指引和两次培训,验收通过后方可进场开展大面积施工,有利于加强对工程施工重要工序、关节环节的质量控制,消除工程质量通病,提高工程整体水平。在T1塔楼首层展示的质量样板有地下室防水样板、地下室外墙后浇带样板、卫生间防水工程样板、材料样板、屋面样板、主体结构样板、砌筑样板、铝合金模板样板、钢结构样板、钢结构节点样板、机电材料样板、斜柱展示、幕墙样板等;在T1塔楼三层展示的质量样板有BIM展板、BIM多媒体展示、机电实体样板、楼承板反拉实体样板、实测实量展示、3D打印展示、施工技术亮点展板、后浇带预制样板以及绿色施工展板等,所有的样板均图文并茂,生动形象。


在质量展区最后一部分为本次观摩的重中之重,也就是装配式钢结构建筑技术。

2016年2月印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发展新型建造方式,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减少建筑垃圾和扬尘污染,缩短建造工期,提升工程质量。“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相对于其他结构建筑,优势明显,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优势一:工期快,节约财务费用

钢结构与传统钢筋砼地下标准层结构施工工期相比,主体结构工期可缩短30%-50%。

2、优势二:抗震性能好

钢结构相比于其他结构,具有很强的适应抗震变形的能力。

3、优势三、产品质量好

钢结构现场无湿作业,施工对周围环境影响小;机械化程度高;标准化、流程化作业,构件工厂化预制,质量可控。

该项目采用的结构形式为钢框架-核心筒结构,作为厦门市在建的体量大的钢结构超高层建筑,钢结构总用钢量为4.2万吨,最大板厚为90mm,单个配件最大重量为13.8吨,钢结构结构构件形式有H型钢桁架、十字型钢骨柱、圆管柱、H型钢梁、H型钢柱、箱型钢梁、箱型钢柱等。

该钢结构装配式建筑工艺流程主要有三个方面:建立模型、工厂预制、现场装配。其中建立模型体现的是深化设计技术;工厂预制包含的技术措施有十字钢骨柱加工技术、焊接H型钢梁加工技术、连体桁架加工技术(用于T3塔楼高空连廊结构)、数字化预拼装、物联网应用技术、普通钢筋桁架楼承板加工技术、可拆卸式钢筋桁架楼承板加工技术等;现场装配包含的技术措施有钢柱吊装技术、埋件安装技术、钢梁吊装技术高强螺栓连接技术、钢结构焊接及无损检测技术、组合楼板铺设技术以及人工、智能兼用测量技术等多项技术。

在观摩完展区后,项目总监理工程师张安锋还介绍了本项目的两个重要核心技术,即超高钢骨斜柱混凝土一次性浇筑技术及智能化整体顶升式模架施工技术等

超高钢骨斜柱混凝土一次性浇筑技术:该项目塔楼结构中存在大量斜柱构造,直径1.7m,最大斜度达12.8°,最高高度达14.5m,为使圆柱表面达到清水混凝土效果,项目决定采取一次性浇筑的方法。圆柱内部为钢骨柱,配筋复杂,无法使用常规振捣方式,圆柱外部模板加固、支撑体系搭设困难,因此,项目部结合国内外先进施工经验,在没有先例的情况下,多次专家会审、现场实验,最终制定方案,采用高抛免振自密实混凝土,定制加长振捣棒及引导装置,实现超高斜柱一次性浇筑,成型效果得到了业内各界专家的一致认可。

智能化整体顶升式模架施工技术:自2017年11月开工以来,项目采用了智能化整体顶升式模架施工技术,通俗来说就是外围模架与内围塔楼施工同时进行,拓宽了施工作业平台和材料堆放空间。由于项目临海风大,施工塔吊的附墙设计联合了行业专家进行设计论证,“量身定制”了英蓝加强版塔吊,能抵抗15级台风。动臂塔吊的吊钩安装了摄像头,相当于给塔吊装了“眼睛”,操作员在操作间就可以根据实时拍摄画面进行操作。

整个观摩虽然只有简单的3个小时,但感触颇多。最深的感触就是项目的管理得当,工艺新颖、安全质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这些整洁、规范、美观的背后埋藏了他们辛勤的汗水与伟大的智慧。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需要更加严谨的态度去对待本职工作,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见贤思齐,让每一次积累沉淀,蓄势待发,尽自己最大能力去完成岗位职责,更好为公司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版权所有 国机陆原工程设计研究有限公司    ICP备案号:豫ICP备06003604号